出爐機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,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、轉移物件或操作東西的主動操作設備。機械手早期出現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,使用范圍是比較小的,機械手可代替人的繁重勞作以完成生產的機械化和主動化,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維護人身安全,因此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、冶金、電子、輕工和原子能等部分。
出爐機械手通常用作機床或其他機器的附加設備,如在主動機床或主動生產線上裝卸和傳遞工件,在加工中心更換刀具等,一般沒有獨立的控制設備。有些操作設備需要由人直接操縱,如用于原子能部分料理危險物品的主從式操作手也常稱為機械手。機械手在鑄造工業中的應用能進一步發展鑄造設備的生產能力,改善熱、累等勞作條件。機械手主要由手部、運動組織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。
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東西的部件,依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、尺度、分量、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方法,如夾持型、托持型和吸附型等。運動組織,使手部完成各種滾動搖擺、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完成規定的動作,改動被抓持物件的方位和姿勢。運動組織的升降、彈性、旋轉等獨立運動方法,稱為機械手的自在度。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方位和方位的物體,需有6個自在度。自在度是機械手規劃的關鍵參數。自在度越多,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,通用性越廣,其結構也越復雜。一般專用機械手有2~3個自在度。